找包建东院长,很好找,不是在门诊室就是在办公室。
约好了在办公室见他。未想,进入他的院长室,不如说是进入他们医院院部的办公室,他那张办公桌就混在院部办公人员中间。要说他惟一的小天地,就是隔壁的会议室了,那是除了开会用外,就是他接待病患者的“门诊室”。
病人们从不把包建东一本正经当院长。因为,他的行为就是一个医生,一个为他们解除疾患的好医生,一个平易近人的好医生。就在记者采访他的1个半小时里,采访随时被打断,只要有病人敲开会议室门来找他咨询、诊病,他就把记者晾在旁,接待起他的病人。在采访的那个时段,他就接待了6档患者和他们的家属。
“不好意思,请稍等待。”每当有病人来访,他就对记者打起招呼来。
院部人士悄悄告诉记者,即使包院长从2002年起担任了研究所副所长兼江原医院院长以来,仍坚持每周2天的专家门诊和每月2次的外地专家门诊,其年门诊量近万人次。他的专家门诊一天就挂100多号,常常到了下班时间都“刹不住车”。
包建东很“神”,凡经他手诊断的病情,确诊率很高。有位苏州患者患了桥本甲状腺炎,但他在其他医院被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,看了一年多,跑了多家医院,病情一直反反复复。到了包建东手上,仅用手一摸,就断定误诊了,治疗方案一改疗效立显。包建东的名气不仅在无锡,就是他曾经进修过的上海瑞金医院,其老师或师兄师弟们也常把不太好治的周边患者介绍过来,让他医治。
江原医院在无锡医疗界虽属于“小弟”,但糖尿病治疗、甲状腺病治疗都有绝招,有得一“拼”,特别是甲状腺病,其治疗独树一帜,名震锡城及周边地区,其同位素治疗病例数位列全国前五位。作为医院管理者,包建东对医院的发展另有其“平民化”想法。
医术要与同行分享。作为甲状腺病治疗的学科领军人物,包建东院长带领内分泌科的一班人,刻苦钻研技术,采用的多是当代英美先进国家的技术。只要遇到诊断不明或久治不愈的病例,他总是全身心投入,理清病人的每个发病细节,查阅资料认真分析,并组织医务人员大讨论。大量知识的积累,使他有了扎实的专业底蕴。在他的率先垂范下,整个科室的医疗技术质量获得大幅提高。北京某著名医院,甲状腺患者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6%,而江原仅有千分之三。
医院收入增长要靠病人的增加。当越来越多的医院靠药品跨越式创收增长时,包建东对医院创收另有想法,病人患病本身就痛苦,他希望医院的发展是靠病人的口碑而不是靠病人的“进贡”。医院在靖江有个门诊室,十年来,当一个感冒病人就诊一次就需花费二、三百元时,他们那儿每个甲状腺就诊病人的平均花费也就在二、三百元间,做一个B超84元。当地人都信奉地说:“你们确实是不该用的药不用,治疗不贴切的药不用,真为我们着想。”
在江苏省卫生厅的函调表上,有位病人如是说:在江原医院住院间的第一感觉,该院整体似乎还保持着60年代医院的精神风貌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。在这里,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为病人之急而急,为病人之痛而痛,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觉。
在医院取得稳步发展的同时,包建东自身也取得了不俗成绩。最近5年,他承担和参与国家、省、市科研项目10项,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0余篇,获得1项无锡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项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,并先后主持和参与全国和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6次,2009年被市政府评为2006-2008年度无锡市劳动模范。(无锡日报 戴鸿峰)